close
台灣水庫 台灣水庫 台灣境內之河川由於地勢陡峻,河床比降極大,遇雨則山洪暴漲,氾濫成災,逢旱則乾涸見底,用水缺乏:唯一治本之道為興築水庫水壩,以達到有效治理河川,蓄水,增加灌溉、發電、工業及公共給水等標的用水,兼收防洪息災,增加農工生產,發展觀光事業等功效。 台灣早年即有水庫之建設,至2006年底,台灣地區已經完成之水庫堰東森房屋壩計有109座,合計蓄水總容量有271,425萬立方公尺,有效容量219,905萬立方公尺,以曾文水庫最大,總容量71,270萬立方公尺,有效容量59,550萬立方公尺。其他在離島部分,澎湖縣有8座,金門縣13座以及連江縣7座。 水庫總放水量包括消耗性用水及非消耗性用水,消耗性用水量包括灌溉、生產及工業用水,90年全年由水庫供應者計47.9億立方公尺;非消21世紀房屋仲介耗性用水是指發電用水,其中由水庫供應部分為94.8億立方公尺。90年全年水庫放水量為119億立方公尺,因兩者重複使用,故總放水量非兩者之和。 台灣地區水庫管理相關單位有,經濟部水利署(北、中、南區水資源局)、臺灣自來水公司、臺灣電力公司、臺北市政府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苗栗縣農田水利會、嘉南農田水利會等單位,中華民國管轄之福建省有巢氏房屋亦有金門縣自來水廠與連江縣自來水廠分別管理兩縣水庫。 目錄[隱藏] 1 防洪工程 2 日治時代興修之水庫 3 戰後重要水庫竣工時間 4 參見 5 參考著作 6 相關聯結 防洪工程 [編輯] 台灣主要河川防洪工程,大多於日治時代即有規劃實施,但因設備簡陋,一遇洪水好房網即行潰決,戰後為免災害,於1950年至1957年間,將日人未完成及興建中之計畫逐步實施,並注意提防附屬構造物之養護等:1958年起,為適應人口增加需要,及配合經建政策,開始進行河系治理,即在河川上游實施水土保持工作,下游興建防洪設施,以策整體流域安全。 由於防洪工程之重要性隨經濟發展不斷提高,政府在1979年至1985年推行之12項建設第9租屋項納入「修建台灣西岸海堤及全島重要河堤計畫」,並持續在1986年至1991年14項重要建設第9項列入「繼續河海堤計畫」,1992年至1997年推動之國家建設6年計畫列入「河海堤後續六年計畫」。 日治時代興修之水庫  [編輯] 運用標的 水庫名稱 單目標 灌溉:虎頭埤水庫、烏山頭水庫、內埔子水庫、上茄租屋網苳埤、番子田埤 、中正湖水庫、觀音湖水庫 給水:暖暖水庫(西勢水庫)、蘭潭水庫、粗坑壩水力發電:桂山壩、羅好壩、阿玉壩、武界壩、銃櫃壩、立霧壩 多目標 澄清湖水庫:調洪、灌溉、給水 鹿寮溪水庫:灌溉、給水 尖山埤水庫:灌溉、觀光 日月潭水庫:發電、觀光、灌溉 戰後重要水庫竣工時間 時間 水利設施 1947 台灣省政府成立,設建設廳591水利局 1949 經濟部水利司成立 1953 阿公店溪阿公店水庫竣工 1955 經濟部成立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 1956 建設廳水利局改制為台灣省水利局 1959 霧社溪霧社水庫竣工 1960 中港溪大埔水庫竣工 1961 大甲溪谷關水庫竣工 1964 大漢溪石門水庫竣工 1970 後龍溪明德水庫竣工 1973 曾文溪曾文水庫竣工 1974 大甲溪德基水庫竣工 1977 大甲租房子溪石岡壩竣工 1978 新店溪直潭堰竣工 1980 基隆河新山水庫竣工 1983 淡水河鳶山堰竣工 1984 鳳山水庫竣工、中港溪永和山水庫竣工 1985 頭前溪寶山水庫竣工 1987 新店溪翡翠水庫竣工、八掌溪仁義潭水庫竣工 1992 大安溪鯉魚潭水庫竣工 1993 曾文溪南化水庫竣工 1995 四重溪牡丹水庫竣工 1996 經濟部水資源局成立 1997 台灣省水利局改制為台灣省買屋水利處 1998 頭前溪隆恩堰竣工、大甲溪馬鞍壩竣工 1999 基隆河新山水庫加高工程竣工、高屏溪高屏溪攔河堰竣工 2001 大安溪鯉魚潭水庫二期工程士林攔河堰竣工 2002 經濟部水利署成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賣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vasarw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