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作為中國大運河的北端城市和漕運終點,北京此次共有兩處河道、兩處遺產點入選直接申報名單。
  北京市文物局昨日表示,申遺成功後,將會進一步提升遺產管理水平,包括開展通州運河古建築群修繕、啟動東城區玉河南區考古工作及歷史景觀恢復的研究;此外北京還將建立大運河遺產監測系統。
  通過申遺提升大運河保護理念
  根據國家文物局編製的中國大運河申遺文本,北京市共有兩處河道和兩處遺產點入選此次直接申報名單。
  其中,河道分別為通惠河北京舊城段——西城區什剎海(包括前海、後海、西海)和東城區玉河故道(西起萬寧橋,東至東不壓橋,長約0.5公里),通惠河通州段(西起永通橋,東至通州通惠河與北運河交叉口,長約5公里)。遺產點分別為西城區澄清上閘(萬寧橋)和東城區澄清中閘(東不壓橋)。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於平介紹,在申遺項目的考核中,涉及遺產沿線風貌整治、環境保護、法規建設等,是一個系統性的指標體系,“並不是有年代、歷史就可以申請成功。”
  於平表示,大運河聯合申遺成功,體現出國際上對於北京市針對大運河所進行的線性文保工作的認可。“但申遺不僅僅是為了名分。”於平說,而是為了通過申遺的過程,提升整個大運河保護的理念和沿線文物保護,並帶動對於文化遺產的宣傳。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專家、古建文物保護教授王世仁說,全長近2000公里的大運河申遺成功,意味著文化遺產保護從個別的建築,發展到村莊或城市,延伸至了整條運河和路上通道,“從點到面,具有開創性和里程碑意義。”
  將繼續修繕景觀同時改善水質
  據北京市文物局介紹,近年來,北京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得到了持續改善,中央、市財政文物保護經費每年的投入都超過億元。市規劃、水務等部門也積極配合文物部門做好大運河遺產保護工作,遺產本體及時得到維修。
  申遺成功後,北京市文物局將針對大運河這樣的活態的、線性的遺產,進一步提升遺產管理水平。同時,繼續開展對通州運河古建築群修繕等工作,啟動東城區玉河南區考古工作及歷史景觀恢復的研究。
  此外,還會與多部門繼續聯動,繼續加大環境整治工作力度,不斷改善大運河水質與水環境,加快大運河遺產監測系統的建立。
  ■ 探訪
  玉河故道曾被垃圾填埋
  昨日下午,萬寧橋和東不壓橋旁邊,豎著一根柱子,上寫“中國大運河”、“遺產柱”等字樣。多位附近居民稱,柱子並非昨日剛立的,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因位於被稱為後門的地安門之北,萬寧橋多被當地居民稱為後門橋。從外觀看,其已經有多年曆史。而現在的東不壓橋其實是新建的,老舊橋體已經消失,只剩下橋基。橋基和旁邊的石塊被圍擋圍住。
  住在玉河旁邊的老居民段先生說,兩橋中間的玉河,以前叫“御河”。
  “民國時,河兩邊的居民都把垃圾往河邊倒,久而久之,運河就被填平了。”段先生回憶,新中國成立初期,河道已經完全消失,居民在河道上建房子,“後來成為一個菜市場。”
  居民常女士稱,2006年左右,政府部門開始動工,“挖出來之後又整修河道,差不多2009年才結束。”
  最近幾年,有關部門也開始對古橋進行保護。昨日下午,記者看到萬寧橋旁邊的六隻鎮水神獸四周已經被鐵欄圍住,游客觀賞只能站在外側,無法觸摸。
  【焦點1】 大運河水質如何改善?
  大運河申遺過程中,通惠河通州段河道直接面臨的便是關於排污的質疑。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專家、古建文物保護教授王世仁昨日坦言,雖然“北京段的保護情況還不錯”,但目前玉河段仍在整治,通惠河段也確實存在排污等問題。
  記者昨天從通州區瞭解到,對於通惠河通州段的生態環境整治、對河道和水源的保護已寫入今年該區政府工作報告。此前,通州先後實施了通惠河北部城區污水截流工程,通州北部城區生活污水不再直接排入通惠河。同時,通惠河通州段正在進行水環境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目前該工程水下部分已完工,水上部分正在進行。
  【焦點2】 沿線遺產如何避免破壞?
  昨天,大運河遺產點涉及的東城、西城、通州均表示,申遺前各區縣配合文物部門,作了大量準備工作。部分位於繁華地區、城市開發區域的遺產點,也已按照文保單位的保護嚴格進行。
  “什剎海地區很複雜,既有居民區,又是開放式景區。”西城區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什剎海的保護一直嚴格按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在進行。
  據悉,什剎海文保區一期試點項目的工作方案已經形成,包括疏解部分人口、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調整業態避免過度商業化等。目前,地安門百貨商場、聯合大學等片區的項目正在推進,部分街區的人口自願疏解也在開展。
  另外,通州區也表示,在通州新城開發過程中,同項目開發單位等層層約定文保責任,施工人員還要特別接受文保相關知識教育。
  【焦點3】 運河歷史風貌能否恢復?
  文物部門稱,北京已在對運河沿線遺產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制定了相關文物保護計劃。海澱區廣源閘、西城區萬寧橋、東城區東不壓橋遺址等均進行了修繕加固。
  昨天記者從東城區獲悉,2011年完成了玉河北段水道的修繕改造。據介紹,修繕工程以玉河河道為核心,將對周邊文保單位進行修繕保護,力求恢復歷史上運河的景觀風貌。此前,東城區有關負責人透露,玉河沿岸將建設明清四合院群落,並和附近的南鑼鼓巷一起整合資源,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記者從通州區獲悉,作為大運河沿線文物古跡,位於通州的燃燈佛舍利塔已於1979年被列為文保單位。近年來,在通州新城的規劃設計中,通州運河核心區西側的“水鄉區”就位於該塔四周,依托該塔建設低密度建築,並以古典風格為主,保持整個區域的風貌。
  北京其餘6處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博物院
  入遺時間:1987年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入遺時間:1987年
  ●長城
  入遺時間:1987年
  ●天壇
  入遺時間:1998年
  ●頤和園
  入遺時間:1998年
  ●明十三陵
  入遺時間:2003年
  A07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溫薷 黃穎 李寧 馬力 郭超
  A06-A07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飛 浦峰  (原標題:北京將建大運河遺產監測系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vasarw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